k8凯发官网入口

全球 AI 教育巨头解析从个性化学习到生态级平台构建
栏目:k8凯发官网资讯 发布时间:2025-08-19
 受益于日益增长的个性化学习体验需求,AI 正在深刻变革全球教育行业,行业增速有望达到 30%以上。第一,基于大模型的个性化辅导,如AI 私人导师、定制化学习路径规划、智能推荐复习等;第二,教学效率工具,如AI 生成测验、自动批改作业、语音识别评分、自动教学计划制定等;第三,面向教师的创意与管理支持,如教学内容定制、课堂互动设计、学生差异化指导分析等。  多邻国是全球语言学习赛道王者,游戏化课程

  受益于日益增长的个性化学习体验需求,AI 正在深刻变革全球教育行业,行业增速有望达到 30%以上。第一,基于大模型的个性化辅导,如AI 私人导师、定制化学习路径规划、智能推荐复习等;第二,教学效率工具,如AI 生成测验、自动批改作业、语音识别评分、自动教学计划制定等;第三,面向教师的创意与管理支持,如教学内容定制、课堂互动设计、学生差异化指导分析等。

  多邻国是全球语言学习赛道王者,游戏化课程+出圈营销构筑壁垒。多邻国作为全球领先的AI 语言学习平台,核心产品线涵盖语言学习、测评等多个方向,差异化竞争优势之一为游戏化学习模式。2019-2024 年订阅收入持续高增 CAGR 为62%,2025 年Q1 订阅收入占比83%,为公司收入主要驱动力。截至 2025 年 Q1,公司日活、月活数据分别为 4660 万、1.30 亿,同时付费用户数量突破 1000 万。

  2025 年 4 月底,多邻国宣布公司实施「AI 优先」战略。(1)以 AI 替代课程承包商,极大加快课程开发效率,2025 年多邻国利用 AI 在约一年时间内开发并推出了 148 门全新的语言课程,这一数量是其过去十二年人工开发课程总数的近1.5 倍。(2)公司拥有日均5 亿次练习的语言学习数据,为构建大模型、持续打磨产品奠定基石。

  推出 AI 订阅产品「Duolingo Max」,渗透率提升成为收入增速最核心的驱动力。从 2021 年开始,多邻国就与OpenAI 达成合作,随后推出基于 GPT-4 的AI 订阅产品「Duolingo Max」,集成多个AI 交互功能,有望显著提升了互动性和个性化水平。Duolingo Max 定价为 30 美元/月,168 美元/年,相较于Super Duolingo 分别提升115%、98%。目前公司收入增速最核心的驱动力为AI 产品Duolingo Max 渗透率提升。

  微软、谷歌等巨头则以大模型为基,以云服务为翼。巨头方面,谷歌通过将Gemini 大模型深度嵌入Google Classroom 生态系统,打造教师助手(内容生成、评分量规制定)、学生定制AI 伙伴(Gems)、NotebookLM 学习工具等一系列模块,形成以「个性化+差异化+安全可控」为核心的AI 教育解决方案。微软则主打 Microsoft Copilot 与Azure OpenAI 服务,聚焦 K-12 与高校教师办公效率提升、课程自动化生成、行政文档协同。

  Chegg 是在线答疑平台,受 ChatGPT 冲击付费人数锐减。Chegg 是以订阅服务为核心的在线学习平台,其旗舰产品 Chegg Study 通过提供海量的教科书课后题答案数据库和专家问答服务。2023 年3 月,公司推出AI 学习助手Chegg Mate。面对 ChatGPT 等生成式 AI,公司平台用户、流量被侵蚀,收入出现短期下滑、亏损扩大。

  Gauth 是字节旗下海外教育应用,社交裂变与平台引流构筑核心壁垒。Gauth 是字节跳动旗下专注于海外市场的教育应用,可实现数理化多科目「全能辅导」,核心产品功能是「拍照搜题」。AI 解题、「线 小时的教师答疑服务需要付费订阅。借助AI 东风,全球下载量 2024 年 10 月超 1,300 万,月活突破 500 万。我们认为,公司的核心优势为社交裂变与抖音/TikTok 平台引流。

  风险提示:下游C 端付费率不及预期风险、AI 大模型及应用产品迭代不及预期风险、市场竞争加剧风险。

  人工智能(AI)正加速融入教育领域,为教学和学习带来个性化和高效化的变革。

  首先,在个性化教学方面,大模型可充当私人导师,根据学生水平和学习风格调整教学内容,或鼓励学生自行推理,从而培养批判性思维。例如,阿联酋正在开发全国性的 AI 私人导师,利用微软Azure OpenAI 的大模型,实现类似教师的引导教学:回答学生问题的同时提出新问题,层层深入,以贴合学生个人需求。又如, Anthropic 公司的Claude模型推出「学习模式」,通过提问而非直接给答案,鼓励学生自行推理,从而培养批判性思维。

  其次,在智能评估与辅导方面,AI 可用于自动化批改作业、生成测验题以及提供针对性的反馈。 微软最新的Copilot 助手能为学生提供逐步的解题指导,给出数学题的分步提示,帮助学生理解解题过程。谷歌的生成式 AI 工具也已用于智能出题与反馈:教师只需输入年级和主题,Gemini 模型就能自动生成测验题并可一键导出到Google 表单;对于学生作文,AI 能给出建议反馈,帮助教师更高效地评改。

  教师教学助理是 AI 在教育中的另一重要角色,可以为教师准备课程内容、提供教学灵感并减轻行政负担。 例如,微软与可汗学院合作的Khanmigo 教师助手利用GPT-4 为教师提供创意教学点子:一位化学老师通过Khanmigo 获得灵感,用气球和棉花糖设计实验,形象讲解气体定律。在这个案例中,Khanmigo 充当了教师的「脑力搭档」,帮助资深教师设计出更新颖、有趣的课堂活动。除了创意教案,Khanmigo 还可协助日常教学事务,例如自动生成课程计划初稿、提供课堂实例、改写课程材料以适合不同水平学生等。同样,谷歌的Gemini 助理可以为教师头脑风暴教学活动、生成分层的教材内容以照顾不同学生,并自动制作评分量规(rubric)等,大幅减少教师备课和编写教学文档的时间。

  在学习内容生成方面,大模型可以生成丰富的教学和学习资料。例如,微软Copilot可以根据提示快速撰写课件摘要、制作演示文稿,甚至生成图像以丰富视觉教学。谷歌则将生成式 AI 引入早期阅读领域:教师可让Gemini 根据指定单词和主题生成儿童故事,然后由谷歌 Read Along 应用中的AI 阅读伙伴陪伴学生阅读,实现专为该学生量身定制的读物。这些生成功能有助于为不同兴趣和水平的学生提供差异化学习资料,真正实现因材施教。

  总的来说,AI 模型在教育中的应用主要集中在个性化辅导、智能评测、教学助理和内容创作等场景,有望释放教师精力、提升学生参与度。

  受益于日益增长的个性化学习体验需求, AI 正在深刻变革全球教育行业, 行业增速有望达到 30%以上。根据 Grand View Research 的报告,2024 年全球 AI 教育市场规模估计为 58.8 亿美元,预计到 2030 年将达到 322.7 亿美元,期间复合年增长率(CAGR)高达 31.2%。另一家研究机构 Precedence Research 的数据也印证了这一趋势,其报告显示,2024 年全球 AI 教育市场规模为 51.8 亿美元,预计到 2025 年将增至 70.5 亿美元,并有望在 2034 年达到1123 亿美元,2025 年至2034 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 36.02%。AI 教育市场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市场需求旺盛,增长空间广阔。高增长的主要驱动力包括对个性化学习体验日益增长的需求,以及学校和机构越来越多地利用AI 驱动的工具,如智能辅导系统、聊天机器人和学习分析,来增强学生参与度和优化教学方法,同时政府在教育方面的支出也推动 AI 教育市场需求。

  (1) 新冠疫情加速了向电子学习平台的转变,教育科技初创企业的投资不断增加,进一步推动了人工智能与教育行业的融合。 (2)人工智能定制化和可扩展性较强,可以较好地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需求。自然语言处理(NLP)和计算机视觉的进步正在扩展人工智能在自动评估、内容交付和自适应学习解决方案中的应用。 (3)教育机构正在利用基于人工智能的分析来监控学生成绩、预测辍学率,并为高危学生设计干预策略。(4)5G 网络和智能设备的普及使得人工智能驱动的教育解决方案能够低延时访问,并在全球范围内不断推广。 (5)随着各机构越来越多地将线下和线上教育融合在一起,向混合学习模式的转变也为基于人工智能的解决方案创造了长期机遇。

  2024 年 10 月,《福布斯顾问》在美国进行的一项调查发现,55%的教育工作者认为人工智能改善了教育成果。在接受调查的 500 名美国教育工作者中,60%的人在课堂上使用人工智能工具。

  从区域市场来看,北美地区在 AI 教育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2024 年,北美市场在全球 AI 教育市场中收入占比最高,达到 38.0%,其市场规模在 2025 年预计将达到20.1 亿美元,预计到2034 年将达到 326.4 亿美元左右,2025 年至2034 年的复合年增长率为 36.21%。这种领先地位和高增速得益于该地区先进的技术基础设施、辖区内领先的AI 驱动教育科技公司,以及政府对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支持性政策和举措。比如 2022 年,美国教育部教育技术办公室宣布了一项国家教育技术政策,旨在利用技术革新教学。国会还拨款27.5 亿美元用于《数字公平法案》,致力于通过在全国范围内建立高速互联网,将所有个人和社区纳入数字经济。

  亚太地区则被认为是增长最快的市场。这一增长得益于中国、印度和日本等国家日益普及的数字学习平台和人工智能技术,这些国家高度重视提高教育质量和可及性。

  为应对新冠疫情,电子学习解决方案的快速扩张显著提升了对人工智能驱动的教育工具的需求。同时,亚太地区大型人工智能学习初创公司涌现,例如韩国的 Rid 和Knowre、中国的松鼠 AI 以及印度的 Unacademy,正在刺激该地区的增长。据印度教育初创公司 Unacademy 称,其线下中心辅导的学生人数将从 2022 年的 6,000 名增长到 2024 年的 32,000 名,同时公司还在过去八年中帮助政府降低了 60%的教育支出。

  AI 教育主要分为综合学习、语言学习和数学学习三大类别, 其中语言学习类产品下载量最多、收入最高。AI 技术在不同教育细分领域的应用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以满足各自独特的需求和挑战。根据 2024 年 4 月点点数据以及白鲸出海对 47 款 AI教育产品的分析,这些产品主要集中在综合学习、语言学习和数学学习三大类别。

  (1)其中,语言学习类产品数量最多,达到 25 款,其次是 14 款综合学习产品和8款数学学习产品。(2)从下载量来看,截至 2024 年 4 月,47 款 AI 教育产品在过去一年累计产生了 5.55 亿次下载, 语言学习产品在过去一年累计下载量中占比高达53%,其中Duolingo 一款产品就贡献了2.03 亿次下载,此外综合学习下载占比30%,余下来自数学学习。(3)在收入方面,截至 2024 年4 月,语言学习产品同样占据主导地位,贡献了78%的收入,Duolingo 的收入也达到了2.77 亿美元。这表明语言学习领域是 AI 技术商业化应用较为成熟的细分市场,用户付费意愿较高。

  具体到各个国家数据贡献情况来看,美国的产品在下载、营收和 DAU 维度中多保持绝对优势。截止 2024 年 4 月,47 款产品中的将近 60%下载来自美国厂商,中国厂商、波兰厂商和韩国厂商也在激烈的竞争中保持一定份额。营收角度,有将近 75%的营收来自美国厂商,德国、中国和日本产品有贡献一定收入。

  在 K-12 教育领域,AI 的应用的关键作用是解决教师资源短缺等问题,并提供个性化的学习支持。从不同市场偏好来看,美国用户喜欢使用 AI 解决数学难题,也喜欢拍图解题和语言学习,这和美国市场的成熟程度以及美国的教师资源紧缺有关,根据 ABC News 2023 年统计信息,美国有四分之三的地区面临教师短缺的问题。

  多邻国是集「便捷、按需和有趣」的新一代语言学习平台,GooglePlay 和APPStore端上教育类收入最高的应用。多邻国(Duolingo)于 2012 年推出,是集「便捷、按需和有趣」的新一代语言学习平台,通过构建游戏化特性来激励学习者以及通过运行数千个A/B 测试来优化每个特性以获得最大的参与度,已成为全球最受欢迎的语言学习方式。根据 Sensor Tower 数据,Duolingo 已经成为 GooglePlay 和 APPStore端上教育类收入最高的应用。

  多邻国联合创始人路易斯·冯·安曾是计算机名校 CMU 的计算机教授,曾创建图形验证码闻名,技术功底深厚。多邻国由路易斯·冯·安(Luis von Ahn)和塞韦林·哈克(Severin Hacker)于 2011 年共同创立。路易斯·冯·安在创立多邻国时,他是卡内基梅隆大学的计算机科学教授。冯·安在创立多邻国之前,已经因其在计算机科学领域的贡献而闻名,特别是他参与创建了 CAPTCHA(全自动区分计算机和人类的公开图灵测试)及其升级版 reCAPTCHA 技术,后者被谷歌在2009 年收购。

  两位创始人深刻意识到英语对于提升个人发展机会的重要性。 冯·安的成长经历让他深刻意识到语言教育的重要性。他曾表示,如果自己没有学习英语,就不可能来到美国,也无法取得后来的成就。这种个人经历,结合他深厚的技术功底,促使他思考如何利用技术手段,让高质量的语言教育惠及更多人。

  公司旗下产品线覆盖在线语言教学、测评考试、儿童教育、数学等,通过构建游戏化方式激励学习者,实现了学习与乐趣相统一。公司主要产品包括:(1)Duolingo APP:语言学习应用,截至2025 年初,提供43 种语言的免费课程。(2)Duolingo English Test:于 2016 年推出,任何拥有电脑、摄像头和互联网的人都可以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参加考试。价格为 49 美元,一小时内便可完成测试,相比雅思、托福有价格低、更便捷的优势。截至目前Duolingo 英语测试结果受全球5000+院校认可,包括耶鲁大学、卡耐基梅隆大学等顶尖学府。(3)Duolingo for Schools:一款帮助教师在课堂中使用 Duolingo 平台的免费工具,如给学生分配任务并跟踪学习进程。(4)Duolingo ABC:于 2020 年推出的一款免费应用,专为3~8 岁的儿童培养早期识字技能。(5)Duolingo Math:于 2022 年推出主要针对在校学生,涵盖学生课堂的基础数学内容,目前未收费。截止 2025 年初,数学和音乐课程的日活跃用户合计已达到 300 万,显示出巨大的增长潜力。

  多邻国课程时长通常较短,约为 3-4 分钟,旨在通过「碎片化学习」的方式帮助用户利用零散时间进行学习。多邻国的课程结构采用模块化设计,每个课程围绕特定主题展开,课程时长通常较短,约为 3-4 分钟,旨在通过「碎片化学习」的方式帮助用户利用零散时间进行学习。学习方法综合了翻译练习、听力理解和口语表达等多种形式,力求全面提升用户的语言技能。为了确保课程质量,多邻国聘请专业语言学家参与课程的开发和更新,并遵循欧洲共同语言参考框架(CEFR)的标准。公司持续改进课程内容,增加语法提示和解释,并引入更多样化的练习类型,如互动故事(Duolingo Stories),以增强学习的趣味性和互动性。

  多邻国最显著的差异化竞争优势之一在于其精心设计且高度有效的游戏化学习模式。这种模式将语言学习的复杂过程转化为一系列有趣、互动且富有奖励性的游戏体验,从而极大地激发了用户的学习动机和参与度。这些游戏化元素并非随意堆砌,而是基于行为心理学原理,如福格行为模型(Foggs Behavioral Model),通过激发用户的动机、降低学习难度(通过碎片化课程)和提供明确的触发机制(如每日提醒和通知),来系统性地驱动用户参与和留存。

  近年来,多邻国在 AI、音乐、国际象棋方面持续发力、拓展产品线,从语言学习向素质教育延伸。2022 年,多邻国正式推出了Duolingo Music 课程,2023 年,公司推出了基于GPT-4 技术的Duolingo Max 订阅服务,进一步整合先进AI 能力。 2024 年,多邻国与索尼音乐合作,在其音乐课程中加入流行歌曲,并在 Duocon 2024 上发布了 AI 驱动的创新功能,如「视频通话」(Video Call)和「冒险」(Adventures)。同年12 月,公司与 Netflix 合作,为《鱿鱼游戏》第二季推广韩语学习课程。2025 年 5 月,公司宣布推出 148 个由 AI 编写的新语言课程,并确认了其「AI 优先」的运营模式。2025 年第一季度,多邻国进一步推出国际象棋课程,标志着公司业务边界正式向素质教育领域延伸。

  通过两次收购,公司预计将显著提升动画设计和营销能力,使得语言学习更像「游戏+社交」体验,从而持续驱动用户增长和付费转化。

  2022 年公司收购了Gunner 公司,主要看中的是对方在角色 IP 和交互视觉上的专业能力,得以对自己的吉祥物 Duo 以及一系列衍生角色进行更系统、更精细的运营:角色的表情、动作和故事线被大幅丰富,应用内的动画、关卡动效和游戏化界面也随之升级。我们认为,Gunner 公司的收购有助于强化品牌辨识度与情感粘性,让用户在学习过程中获得更强烈的游戏沉浸感,从而提高留存率。

  2024 年,多邻国又收购了创意与广告代理公司 Hobbs。Hobbs 擅长制造「病毒式」社交话题,曾帮助多个品牌用低成本内容实现高传播量。多邻国希望通过 Hobbs 的经验,把类似「Dead Duo」这种在TikTok、X(原Twitter)上爆红的营销打法进一步产品化、常态化;同时也为自家不断推出的 AI 新功能,比如与AI 角色Lily 的视频通话、沉浸式「Adventures」场景,策划更具话题性的推广创意。

  多邻国采用免费使用+增值订阅的收费模式。多邻国有三个产品:免费的 Duolingo APP、付费的Super Duolingo 以及AI 产品 Duolingo Max。Super Duolingo 的订阅服务每月费用为 13.98 美元,若按年付费则为 84.96 美元/年,适用 2-6 位家庭成员的家庭套餐为 129.96 美元/年。免费使用 Duolingo 的学习者会在每节课结束时看一段时间的广告,而购买高级订阅 Super Duolingo 的学习者可以享受学习体验的便捷性和舒适度。Super Duolingo 的核心权益包括:无广告学习环境、离线课程访问、无限「红心」(Hearts)或错误重试机会、进度追踪和学习洞察,以及解锁「传奇级别」(Legendary Levels)和专属测验等。这些功能对于学习积极性高、希望获得更流畅和无障碍学习体验的用户具有较强的吸引力。

  2019-2024 年订阅收入持续高增 CAGR 为 62%,2025 年 Q1 订阅收入占比 83%,为公司收入主要驱动力。公司非订阅收入主要包括广告收入、英语测试收入以及应用内购买。英语测试收入单次价格为 49 美元,一小时内便可完成测试,相比雅思、托福有价格低、更便捷的优势。 2019 年订阅收入规模为5485 万美元, 2019-2024 年,公司订阅收入持续高速增长,年化 CAGR 为62%,订阅收入占比持续提升,2025 年Q1 达到82.77%。

  截至 2025 年 Q1,公司日活、月活数据分别为 4660 万、1.30 亿,同时付费用户数量突破 1000 万。得益于强劲的用户增长势头以及高级订阅用户数量的增加,2025年一季度,公司新增的日度活跃用户数量创历史新高,日活跃用户(DAU)为4660万、 月活跃用户(MAU)为1.30 亿,同时付费用户数量突破1000 万,同比增长39%。

  得益于出圈的营销活动、AI 驱动的个性化学习体验,公司用户粘性进一步增强。DAU/MAU 比率是衡量用户参与度和平台粘性的一个重要指标。在 2025 年第一季度,多邻国的 DAU/MAU 比率约为 35.8%(46.6million DAU/130.2million MAU),相较于 2024 年第一季度的约32.2%(31.4 million DAU/97.6 million MAU),呈现出较好的增长趋势。我们认为,更高的DAU/MAU 比率通常意味着用户更频繁地使用产品,对平台的依赖性更强,主要驱动力为持续的产品改进、有效的营销活动(如「Dead Duo」营销活动带来了 17 亿的有机曝光量)以及 AI 驱动的个性化学习体验。

  2.2. AI 战略:聚焦课程生成、高客单价产品订阅,有望从语言应用走向素质教育平台

  2025 年 4 月底,多邻国联合创始人兼 CEO Luis von Ahn 发布全员信,宣布公司实施「AI 优先」 (AI-first)战略。他回顾了 2012 年押注移动端(mobile-first)的成功经验,认为如今押注AI 同样至关重要。

  AI 战略有望大幅提升课程内容的生成和更新速度,有望使得多邻国向「万能学习应用」愿景进一步迈进。据公司联合创始人 Luis von Ahn 的演讲,公司的 AI 战略主要分为三个部分:(1)公司将逐步停止使用承包商,转而用AI 完成。(2)同时在招聘与绩效评估中引入AI 使用标准。(3)此外,多邻国近期利用 AI 生成了148 门新语言课程,使课程总量翻倍,显著提升了内容扩展速度。2025 年 5 月,多邻国宣布利用 AI 技术一次性推出了 148 门新的语言课程。

  一年时间内开发148 门全新的语言课程,是其过去十二年人工开发课程总数的近1.5 倍,不仅有助于公司加快新课程的推出速度,同时也使得公司能够更灵活地响应市场需求。多邻国利用生成式 AI,特别是基于大型语言模型(如 OpenAI 的GPT-4)的技术,来辅助创建和更新其庞大的语言课程库。这包括自动生成例句、设计多样化的练习题、编写语法解释,甚至创作互动式的学习故事。比如,在2025 年,多邻国利用 AI 在约一年时间内开发并推出了 148 门全新的语言课程,这一数量是其过去十二年人工开发课程总数的近 1.5 倍,彰显了 AI 在加速内容扩展方面的较大潜力。这种 AI 驱动的生产方式不仅加快了新课程的推出速度,也使得多邻国能够更灵活地响应市场需求。

  AI 显著加速课程内容创新,有望使得多邻国向「万能学习应用」愿景进一步迈进。多邻国计划利用 AI 技术进一步丰富新学科领域的内容,例如,在数学方面,公司计划在未来几个月内利用 AI 大幅增加数学课程的内容量,预计内容规模可能比现在多出四倍。同时,公司也在积极关注AI 技术本身的教育以及编程教育等新兴领域。

  我们认为,多邻国未来可能会将其在游戏化学习和个性化教育方面的成功经验,拓展到AI 素养培养和编程技能普及等更前沿的教育赛道。

  公司拥有日均5 亿次练习的语言学习数据,为构建大模型、持续打磨产品奠定基石。

  多邻国新人工智能系统Birdbrain 的算法嵌入在应用程序的课程中, 可以获得每个用户的学习历程数据,包括答题历史、学习进度、错误模式、复习频率等,利用机器学习算法为每位用户构建独特的学习画像。(1)基于这些画像,AI 系统能够动态调整学习路径,预测用户可能遗忘的知识点,比如借鉴间隔重复 Spaced Repetition等记忆科学原理,并推荐最合适的复习材料和练习题目。这种自适应的学习机制旨在确保用户始终在适合自己水平的节奏下学习,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和知识保留率。

  (2)平台上数以百万计的学习者每天完成超过5 亿次练习,也为AIGC 提供数据支持。平台上积累的学习数据可以用来开发自己的语言模型和新题型,更好地为测试评分,并通过人工智能的语音识别和测试识别,了解测试者的得分情况。

  与 OpenAI 合作多年,把大模型融入新产品开发、教学内容生成、产品交互等方方面面。从2021 年开始,多邻国就与OpenAI 达成合作,将GPT-3 应用于英语测验业务,并基于GPT-4 推出新的订阅 App Duolingo Max,有望进一步提升用户粘性及付费意愿。此外,OpenAI 模型还被多邻国用于生成课程内容、教学材料,以及写作反馈。

  Duolingo Max 产品有望显著提升了互动性和个性化水平,为用户带来了更接近真人辅导的学习体验。GPT-4 作为一种强大的大型语言模型,为多邻国提供了生成高质量文本、理解复杂语境以及进行自然对话的能力。这使得Duolingo Max 能够提供如「角色扮演」 (Roleplay)这样的功能,让用户可以与 AI 进行逼真的情景对话练习,以及「解释我的答案」(Explain My Answer),为用户提供详细的、个性化的错误分析和解释。

  2024 年公司又推出视频通话功能,进一步提供个性化的互动练习环境。 2024 年 9 月Duolingo 全新推出视频通话功能,可以让 Duolingo Max 订阅用户能够与虚拟人物Lily 进行自然、逼真的对话,提供个性化的互动练习环境。即使是初学者也能在轻松的环境中进行交流,因为视频通话的设计能够根据他们的技能水平进行调整。通过为学习者提供实时对话的机会,视频通话能够帮助他们建立在现实生活中有效沟通所需的自信。

  多邻国还针对 Duolingo Max 订阅用户推出 Adventures 功能,打造沉浸式语言学习体验。多邻国还将推出 Adventures 功能,用户首次可以探索动态场景和故事情节,在完全真实的Duolingo 世界中与 Oscar 和Lily 等角色互动。Adventures 功能让学习者能够将他们的语言技能运用到现实场景中,从护照检查到点咖啡,将趣味性与实用性学习融为一体。

  目前公司收入增速最核心的驱动力为 AI 产品 Duolingo Max 渗透率提升。得益于AI 产品Duolingo Max、多人家庭套餐的推出,2023 年公司营业收入 5.31 亿美元,较上年增长 44%;净利润 1,607 万美元,而上年的净亏损为 5,957 万美元,实现扭亏为盈。凭借 Video Call 和 RolePlay 等 AI 驱动的学习功能,我们认为,AI 产品Duolingo Max 有望成为公司收入增速最强的驱动力,Duolingo Max 的渗透率持续增长。2025 年一季度,公司收入为 2.31 亿美元,同比增长38% (固定汇率下40%),其中订阅收入同比增长 45%(固定汇率下 47%),净利润为 3,514 万美元,同比增长 30%。

  2025 年公司的三大核心战略: 通过用户增长与转化提升订阅订单、利用 AI 增强「视频通话」功能并扩大内容规模,以及严格经费实现盈利增长。

  公司将在H2 正式推出AI 成本优化措施,预计下半年毛利率相较上半年有望回升。2025 年一季度毛利率为71.1%,较上年同期下降约2 个百分点,主要由于 Duolingo Max 层级扩张带来的生成式 AI 成本增加。根据 2025 年 Q1 公司管理层业绩说明会发言,公司今年上半年开始试验 AI 成本优化措施,并于下半年正式推出。例如,公司预计将对模型进行优化,显著降低RolePlay 的成本,并将此方式在更多产品中复制,在下半年实现更大范围的成本节约。根据公司对2025 年二季度以及2025 财年的展望,预计下半年毛利率相较上半年有望环比回升,全年毛利率预计同比下降约1.5 个百分点。

  Q2 订单额预期同比增长29%,DAU 增速预期 40%–45%,全年订单额增速指引上

  调至 29%。根据 2025 年 Q1 公司管理层业绩说明会,基于一季度业绩及对二季度至今的观察,公司上调了全年订单额指引,预计二季度订单额同比增长29%,该指引假设二季度日活跃用户(DAU)增长区间为 40%–45%。全年来看,公司将 2025财年订单额增速指引提高至同比增长 29%,按固定汇率计算为 30%(区间中点)。就下半年而言,公司预计第三季度订单额同比增速将环比下降约 300 个基点,第四季度降幅则更小;收入同比增速也将呈现类似走势。

  公司将全年调整后EBITDA 利润率指引上调至28%,较去年提升 2.30 个百分点。凭借强劲的营收增长以及持续的成本费用控制,公司将全年调整后 EBITDA 利润率指引上调至 28%,较去年提升 2.30 个百分点,对应全年增量利润率 35%。在盈利端,公司预期第三季度调整后EBITDA 利润率将环比提升约 200 个基点,第四季度扩张幅度更大,主要得益于AI 成本优化落地以及营销费用占收入比例的自然回落。

  第三方数据显示,多邻国 2025 年 Q2 全球每日活跃用户(DAU)同比增长39%,低于第一季度的 51%,可能激进的 AI 战略带来短期阵痛。Sensor Tower 的第三方数据显示,Duolingo2025 年第二季度全球每日活跃用户(DAU)同比增长 39%,低于第一季度的 51%。数据显示,整个季度增速逐渐放缓,6 月份增长率为 37%,5 月份为40%,4 月份为41%。主要原因是公司激进的AI 战略,短期对于员工关系、内容质量带来一定负面影响,同时引发用户信任危机。

  首先, AI 生成内容的快速上线引发了用户对内容质量的普遍担忧。许多用户反馈,AI 生成的课程内容有时显得重复、生硬,缺乏多邻国以往内容中特有的趣味性和文化细微差别。例如,有被裁撤的供应商指出,在他们离开后,曾经由他们负责的课程出现了大量错误。我们认为,AI 模型主要基于其训练数据(通常是英语数据)进行学习,因此在处理其他语言的文化背景和地道表达时,可能缺乏足够的敏感性和理解力,导致产生不准确甚至冒犯性的内容。

  其次,AI 战略的实施或导致了 100 名合同制员工的裁员,从而引发舆论危机。据报道,为了转向 AI 驱动的自动化内容生产,多邻国在 2023 年底至 2024 年初裁减了超过 100 名合同制的课程编写者、翻译和课程设计专家。一些前员工表示,他们在几乎没有事先通知或明确解释的情况下被告知合同终止,严重损害了公司与这部分贡献者之间的关系,并引发了关于 AI 取代人力的伦理讨论,对于企业名誉短期带来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

  公司多次尝试在舆论方面力挽狂澜,表示激进的 AI 战略或许将加速和增强员工的工作效率,使员工能够专注于更具创造性和战略性的任务。在用户和员工对 AI 取代人力的担忧日益加剧后,多邻国 CEO 冯·安多次公开表态,试图澄清公司的立场。

  他强调, AI 并非要完全取代员工,而是作为一种工具来加速和增强员工的工作效率,使员工能够专注于更具创造性和战略性的任务。 同时,创始人还鼓励员工转变思维,积极尝试使用 AI 来完成日常工作,从而将精力投入到更具价值的创造性工作中。

  为了帮助员工适应 AI 带来的变化,多邻国计划推出一系列支持措施,包括举办研讨会、成立咨询委员会,并为 AI 实验提供专门的时间,确保员工能够学习和掌握AI 技术。

  我们认为,Sensor Tower 统计下多邻国 2025 年 Q2 全球每日活跃用户(DAU)同比增长 39%,考虑到数据之间的误差,2025 年财报披露后的DAU 数据有望符合此前管理层 40%–45%的订单增速指引。虽然 AI 战略带来短期阵痛,我们认为,AI 加速课程内容、课程拓展,有望重塑多邻国从语言学习平台,向素质教育平台拓展,带来全新市场空间。同时,公司将在 H2 正式推出 AI 成本优化措施,预计毛利率相较H1 有望回升,有望在H2 迎来更好的利润表现。

  Chegg 是以订阅服务为核心的在线学习平台。Chegg 由美国爱荷华州立大学的学生于 2005 年成立,2013 年在纽交所上市。Chegg 最初以教科书租赁业务起家,后成功转型为以订阅服务为核心的在线学习平台,其旗舰产品 Chegg Study 通过提供海量的教科书课后题答案数据库和专家问答服务。此外,公司还提供Chegg Writing (写作辅助与防抄袭工具),Chegg Math,以及语言学习平台 Busuu 等。

  Chegg 的核心服务是 Chegg Study 订阅包定价约为每月 15.95 美元,Chegg Study Pack 则为每月19.95 美元。其内容主要包括覆盖数万本教科书的详细解题步骤、由领域内专家解答学生提问的 Q&A 服务(每月有20 个问题的限制)、以及数学求解器和写作辅助工具(如语法检查、抄袭检测)等。其商业模式是订阅制,截至 2025年,其基础的Chegg Study 订阅包定价约为每月15.95 美元,而包含更多工具的Chegg Study Pack 则约为每月19.95 美元。

  结合自身独有的上亿条个人学习数据,推出专属大模型。结合积累的个人、学校学习数据,Chegg 正在与硅谷AI 数据平台 ScaleAI 合作,于 2024 年Q1 推出自己的教育垂类大模型。ScaleAI 创立于 2016 年,聚焦于数据标注。Chegg 拥有用户交互、用户画像、用户过往薄弱知识点等上亿条数据,公司的 LLM 将使用 Chegg 独有的数据集进行训练,并由 15 万学科专家协助调优。未来 AI 能力将嵌入进每个 Chegg的功能,为每个学生创造精准的和独特的学习体验。

  除了专属大模型,Chegg 还推出基于 AI 的对话服务 Multi-TurnChat;2024 年下半年,公司将AI 融入更多个性化体验,覆盖习题、评估、学习指引、背诵卡等。

  在 2019 至2022 年期间,尤其是在疫情带来的在线学习需求高峰期,实现了业务的快速扩张。2019 年公司总收入为 4.11 亿美元,净亏损为961 万美元。受益于疫情,其业务飞速发展, 2020 年收入增长至6.44 亿美元, 2021 年达到顶峰的7.76 亿美元,净亏损也逐年收窄。 同时, Chegg 的付费订阅用户数从2019 年的390 万增长至2022年顶峰时期的 810 万。

  面对 ChatGPT 等生成式 AI 后, 公司平台用户、流量被侵蚀,收入出现短期下滑、亏损扩大。2022 年受ChatGPT 冲击、以及疫情线上化红利期消退,公司当年实现收入 7.67 亿美元, 小幅下降1.21%, 增长短期进入瓶颈期。进入AI 时代后, 2023-2024年收入分别下降 6.60%、13.78%,2024 年实现 8.37 亿美元的净亏损。2025 年第一季度下滑趋势仍在持续,该季度总收入为 1.21 亿美元,同比下降30%;净亏损扩大至 1748 万美元,而去年同期仅亏损 142 万美元。 2024 年全年订阅用户数下降至 660万。到 2025 年第一季度末,其订阅用户数仅剩 320 万,同比下降32%,用户规模几乎回落至 2019 年的水平。

  我们认为,Chegg 的核心竞争壁垒在于过去近二十年积累的、经由数万名领域专家验证过的高质量、准确的专有内容数据库,强调生成答案的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公司的 AI 战略正是围绕这一「护城河」展开,即利用这个高质量的数据库来训练自己的大语言模型,旨在提供比通用型AI(如ChatGPT)更精准、更可靠、更符合学术规范的答案和解题思路。Chegg 已推出集成AI 功能的学习平台,其 AI 产品并非独立定价,而是融入到现有的 Chegg Study 订阅服务中,作为提升服务价值、对抗外部竞争的关键。公司希望通过强调「准确性」和「可靠性」来吸引和留住那些对学习质量有更高要求的用户。

  目前,Chegg 正在通过API、内容平台如 Uversity 拓展教师用户与教育生态,有望拓展新增长点。

  Gauth 是字节跳动旗下专注于海外市场的教育应用,可实现数理化多科目「全能辅导」。Gauth(曾名 Gauthmath)是字节跳动旗下一款专注于海外市场的教育应用,通过 AI 及在线真人教师解答国际学生 STEM 学科方面问题。Gauth 覆盖的学科包括数学、统计学、物理、化学、历史等。根据测评,其中语文及综合方面能力均可达到美国 SAT 考试水平,数学方面综合答题水平可比美国9 年级。网页版Gauthmath甚至在「数学」模块下划分了多个细分方向包括方程,代数,等式,不等式、序列、复数等,并有「统计」和「微积分」专属模块。

  Gauth 的核心产品功能是「拍照搜题」。 用户通过手机拍摄数学、物理、化学等STEM学科的难题,Gauth 的AI 便能在几秒钟内提供详细的、分步骤的解题过程。

  不同于 Photomath、Math AI 主打数学门类,Gauth 的学科讲解更加多元化,覆盖了数学、金融、生物、写作、文学、社科等多领域。连数学这一大类都被细分成了微积分、统计学等类目,每一类下都录入了各种各样的考试题目。同时,用户也可以在搜索栏里输入关键词,找到相应的习题类型。当点开一道具体的题目时,便配有相应的答案、解释,分点作答,步骤明晰。相比之下,其他大部分教育产品的学科比较单一。在最新教育榜前二十的 APP 里,产品主要可以分为两类:数学类和语言类,其中前者的占比最多。比如,谷歌旗下的美国本土软件 Photomath 就仅仅支持代数学、算数学、微积分、图标等纯理科计算类知识。而作业帮的海外产品QuestionAI 也相同,目前没有配套 SAT 等社科人文类应试需求,也是主攻数学、微积分、生物等学科。

  AI 解题、「线 小时的教师答疑服务需要付费订阅,价格为$11.99/月,$99.99/年,相较Chegg 具有较大价格优势。Gauth 向所有用户提供每日有一定使用次数限制的免费搜题服务(例如每天11 次),用户无需登录即可使用,且应用内广告较少。这种较低的使用门槛极大地促进了产品的病毒式传播和新用户的获取。

  对于有更高频使用需求的用户,Gauth 则提供Gauth PLUS 订阅服务,该服务提供无限次的 AI 解题、优先获得真人导师(作为 AI 的补充)的帮助以及批量处理问题等高级功能。在美国市场,月度订阅费约为 11.99 美元,年度订阅则为 99.99 美元,相对 Chegg 一个月 15.95 美元或 19.95 美元的价格较低,对价格敏感的学生群体构成了较大的吸引力。

  Gauth 将 AI 模型和专业的人工辅导团队结合,实现AI 生成解题答案。Gauth 的回答区不仅有老师、高年级学生发布的手写版解题思路和答案,也支持 AI 助手的个性化智能问答。Gauth 的AI 技术基于GPT-4 大语言模型之上,提供更加精细的解题思路和个性化的教学方案。同时,不同于从题库搜题的解决方式,Gauth 使用 AI 对拍照后的题目进行分析,由AI 技术在几秒钟的时间内为用户提供详尽的解答步骤、解题的逻辑思路。

  借助 AI 东风,2024 年 1-4 月 Gauth 全球范围内 DAU 增长超过 1.4 倍,单日下载量飙升至原来的 14 倍之多。作为一款 2020 年-2021 年上线的数学科目教辅产品,Gauth 在教育类应用排名榜上并不起眼,直到今年年初,Gauth 打出亮眼战绩。2024 年1 月 24 日之前, Gauth 一直位居应用榜200-300 名开外,截至 2024 年4 月15 日,Gauth 的iOS 手机版在美国教育类应用排名第四, 4 月8 日时,该应用曾跻身亚军,仅次于语言学习类应用 Dolingo。根据 Data.ai 数据,Gauth 在美国市场的日活跃用户数(DAU)从2024 年 1 月的 50.56 万人猛增至峰值的139 万人,全球范围内DAU峰值达到 206.5 万人次,相较年初增长超过 1.4 倍。与此同时,单日下载量在4 月初飙升至原来的 14 倍之多。Gauth 官网显示,该款应用软件的用户量已经超过两亿。

  截至 2024 年 10 月平台全球下载量持续走高,于 10 月超 1,300 万。2024 年 6 月,公司产品更新了「工具箱(Tool box tab)「功能,将产品从数学题目解答进一步升级成为综合教育类 AI,平台全球下载量持续走高,于 10 月超 1,300 万。而相较之下,产品流水波动下滑,付费 Plus 版本权限更多体现在无限制」的功能使用以及无广告,在本质使用上并无差异,未来随着用户量级的提升,产品县备较强的变现潜力。

  根据点点数据的统计,2024 年 1-10 月 Gauth 月收入稳定在 20 万美元左右,多数功能免费开放、吸引用户优先,变现潜力大。

  MAU 方面,2024 年 10 月平台月活突破 500 万,1 月-10 月环比复合增速为 33%,随着更多学科入驻、用户量有望进一步走高。Gauth 于美国高中、大学生群体中快速流行,美国用户于 2024 年 10 月贡献超 260 万 MAU,达整体的一半以上,同月公司平台月活突破 500 万,1 月-10 月环比复合增速为33%。未来,Gauth 将提供更多学科的题目解答功能,用户量有望进一步走高。

  我们认为,公司的核心优势为社交裂变与抖音/TikTok 平台引流。公司拓客优势为利用社交裂变,通过社交分享的方式吸纳新用户进场。公司采纳点数机制,平台每日免费解题次数为 10 次以内,超出部分可付费或通过点数兑换,通过社交分享的方式吸纳新用户进场,实现用户新增月度访问近 2,000 万次,以来自搜索引擎的自然流量为主。Gauth 网页端处于稳定增长期。根据点点数据的统计, 2024 年 Gauth 整体呈现App、网页双端增长的态势,

  2024 年 10 月其月度访问量已接近 2,000 万次。流量渠道来看,搜索为平台的主要流量来源,其中超 90%为免费的自然流量。

  我们认为,未来抖音/TikTok 平台若加大引流或渠道推广,公司有望拓客效率显著提升。

  谷歌的 AI 教育布局以其既有的教育平台(Google Classroom/Workspace)为基础,重点通过内嵌 AI 助手 Gemini 提升教师教学效率,通过定制化学生助手 Gems 促进个性化学习,并利用云服务为高校和科研提供强大的 AI 算力支持。谷歌的独特优势在于它广泛的 K-12 用户覆盖和深度融合的产品生态:超过半数美国中小学使用Chromebook 和 GSuite,这为谷歌在基层教育推广AI 功能提供了渠道资源。

  2025 年谷歌宣布向所有持有 Google 教育账户的教师免费开放「Classroom 中的Gemini」功能,这套工具包含 30 多项 AI 新功能。基于这一平台,谷歌正大规模引入生成式AI 功能,打造「Gemini in Classroom」这一套AI 教学辅助工具组合。Gemini是谷歌最新的多模态大模型,其教育版已针对学校需求进行了优化。2025 年中,谷歌宣布向所有持有 Google 教育账户的教师免费开放「Classroom 中的 Gemini」功能,这套工具包含30 多项AI 新功能,旨在帮助教师更高效地完成备课、创作教学内容、为不同水平学生定制资源等工作。例如,教师可以在 Classroom 中集中访问Gemini AI 助手,请它自动生成课程大纲和教学计划:输入年级和主题后,Gemini 会给出一份教案初稿,教师还可要求它推荐相关的视频资料,甚至基于教案内容生成一份小测验或课堂「引入问题」。

  谷歌还非常注重利用 AI 来支持差异化教学和学生自主学习。2025 年谷歌发布的功能预告中,提出将上线「教师引导的学生 AI 体验」,包括 NotebookLM 和「Gems」定制 AI 助手。

  NotebookLM 是谷歌开发的一种笔记型大模型应用,教师可以选取课堂资料让 NotebookLM 生成交互式学习指南和播客风格的音频概览,仅基于教师提供的材料进行回答。这样学生在复习时,可以与NotebookLM「对话」获取要点提示,同时听 AI 讲解关键概念。

  Gems 则允许教师创建自定义的小型聊天 AI 供学生使用,快速生成一个专门的AI「专家」供有需要的学生提问练习。 教师可以挑选特定课程资源注入Gemini 模型,快速生成一个专门的 AI「专家」供有需要的学生提问练习。例如,教师在教授生物新概念时,可以创建一个「测验我(Quizme)」的Gem 供学生自测理解;或者创建一个「头脑风暴伙伴」Gem,帮助有兴趣深入探究某话题的学生进行拓展讨论。Classroom 内置了四种Gems 模板(学习伙伴、考考我、头脑风暴、虚拟-现实联结者),以便教师快速上手设计适合不同用途的 AI 辅导。

  同时,这些学生使用的Gemini AI 内容都在教师可控范围内,强调安全和可控。AI 的知识限于教师上传的资料范围,聊天记录也可以由教师查看监督。我们认为,这体现了谷歌在教育场景中对安全、可控的强调,既发挥 AI 个性化辅导优势,又保持教师对教学过程的主导权。

  在数据驱动教学和评估方面,谷歌也在其教育平台中加入 AI 分析功能,以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并干预学生的学习进度。例如,Google Classroom 即将推出学习标准关联和进度追踪功能:教师可为作业标注对应的课程标准,系统将自动汇总每个学生在各知识技能上的掌握情况。Classroom 还新增「数据分析」标签页,集中展示班级中哪些学生经常漏交作业、哪些人在特定技能上进步或退步,以便教师及时给予针对性帮助。

  另外,在小学阅读教学工具 Read Along 的Classroom 集成中,谷歌结合 Gemini 模型新增了自定义读物生成功能。教师可以上传自己选择的文章,或让 AI 根据学习目标生成新的短文故事,使学生能在熟悉且适合其程度的内容上练习阅读。同时,Read Along 提供 AI 语音伙伴陪读辅导,还支持无声阅读和聆听模式,并将学生的阅读理解表现通过仪表板反馈给教师。这些都体现了谷歌利用 AI 进行教学差异化和精细化管理的策略。

  在高等教育和研究领域,谷歌主要通过 Google Cloud 和面向高校的开发工具来支持 AI 应用。谷歌推出了 Google Cloud for Education 项目,为高校教师和学生提供云端算力和AI 工具的优惠。例如提供价值数千美元的云服务学术科研代金券、免费培训课程以及课程资源。

  谷歌于 2025 年宣布面向美国高校师生免费提供一年期的 Colab Pro 订阅,在高等教育中更加专注于提供 AI 开发平台和工具。Colab 是基于 Jupyter 笔记本的云端编程环境,Pro 版具有更高算力和更长运行时间。通过这一举措,谷歌希望支持大学的数据科学和 AI 课程,让学生有能力训练更复杂的模型、更快地分析数据。同时,Colab 新增了幻灯片模式,教师可一键将笔记本转化为幻灯片并现场运行代码,方便在课堂上演示编程过程。谷歌还允许教师在 Colab 中禁用或启用 AI 辅助编程功能(如代码自动补全),确保在教学需要时关闭这些「捷径」以让学生扎实掌握基础概念。这些措施表明谷歌在高等教育中更加专注于提供 AI 开发平台和工具,帮助高校培养AI 和数据领域的人才。

  微软在教育领域的 AI 布局强调深度集成其办公和协作平台, Copilot 贯穿 Office 和Teams,同时提供安全合规的模型接入,例如Azure OpenAI、Copilot Chat,以及通过合作扩大影响,如支持 Khan Academy,携手各国教育部门试点 AI Tutor。

  微软的独特优势在于其庞大的企业和高校用户基础。很多大学和中小学早已使用Office 365 和Azure,因此能够快速将 AI 功能推送到现有教育 IT 环境中。同时,微软依托与 OpenAI 的紧密合作,掌握了领先的 GPT 系列模型的优先使用权,加上多年的 ToB 服务经验,在数据隐私和安全方面赢得教育客户的信任。

  在 K-12 基础教育方面,微软依托自身的软件(Windows,Office/Microsoft 365,Teams等)集成AI 功能,为教师和学生提供辅助。2023 年微软推出Microsoft 365 Copilot(内置 GPT-4 等大模型),并正逐步向教育用户开放。自2023 年底起,微软允许高等教育师生(18 岁以上)免费使用带有商业数据保护的 Copilot 聊天功能。截至 2024 年初,教师和职员也能通过购买Microsoft 365A3/A5 许可证以每用户每月 30 美元的价格获取 Copilot 完整功能。

  Copilot 深度集成于Word、Excel、PowerPoint、Outlook、Teams 等常用办公和教学应用中,能够在用户工作的上下文中提供生成式AI 协助。例如,教师可以让Copilot 读取自己的邮件和文件,以自动整理家长通讯稿或生成会议纪要;管理人员可以在Excel 中询问Copilot 来分析学生数据。此外,教育版Copilot 具有企业级的安全和合规保障——学校用户的数据不被用于训练模型,所有处理都在私有云内完成,有望解决教育机构对数据隐私的顾虑。

  除了面向办公场景的 Copilot,微软也提供BingChat 企业版(即 CopilotChat)供教育用户使用。这是一种安全版的GPT-4 聊天助手,支持网络检索且不泄露对话内容。美国一些学区已经在试点将其用于个性化教学:例如堪萨斯州的 Wichita 公立学区让教师用 Bing Chat 生成个性化学习材料,为不同学生定制教学,结果显著节省了教师时间和精力。微软也在不断扩展 Copilot 的能力,包括引入更强大的 GPT-4 Turbo 模型、DALL·E3 图像生成,以及代码解释器等功能,方便学生完成更复杂的任务(如生成高质量图像、分析数据等)。微软官方总结了学生可以使用Copilot完成的一系列学习活动,例如快速总结资料、头脑风暴写作思路、分步骤讲解数学题、根据来源回答问题、改进写作、得到作业初步反馈、甚至用自然语言编写代码等。这些功能覆盖了从人文学科到 STEM 领域的广泛学习需求。

  在高等教育及科研领域,微软主要通过Azure 云服务和定制解决方案提供AI 支持。Azure OpenAI 服务使教育机构能够调用微软提供的大型预训练模型(如 GPT-4)来开发自有应用。比如,微软携手一家初创企业,利用Azure OpenAI 和机器学习服务开发双语 AI 导师 App,为全国学生提供个性化辅导。由于 Azure 可提供本地数据中心部署,这款AI 导师还能满足阿联酋对于数据本地存储的要求。

  另外,微软还与教育科技公司和内容提供方展开合作,扩大其 AI 生态的覆盖范围。Khan Academy 合作是重要一例:微软在2024 年宣布捐赠Azure 计算资源,让KhanAcademy 的「Khanmigo」AI 助教免费向全美 K12 教师开放试用,并由 Azure OpenAI 服务提供模型支持。Khanmigo 集成在Khan Academy 平台中,具备丰富的教学助手功能,包括提供课程创意、Socratic 提问风格的学生辅导以及批改建议等。通过这次合作,微软的 AI 技术直接进入了成千上万教师的日常教学工作中,极大提升了微软在K-12 领域的渗透率。

  微软教育生态中还包含一些专门面向学习加速和辅助的AI 功能。 在Microsoft Teams for Education 和OneNote 等产品中,微软嵌入了阅读进度(Reading Progress)、发音教练、数学求解器等工具,利用AI 进行语音识别、自然语言处理来帮助学生提高读写和算术能力。这些工具虽然不是大型生成式模型,但也是微软「AI 赋能教育」战略的一部分,旨在通过细分场景的AI 应用提升学习效果。

  此外,微软推出「AI 课堂工具包」(AI Classroom Tool kit)等资源,指导教师和学生安全、创造性地使用生成式 AI。微软甚至将 AI 融入编程教育和职业技能培养,例如在 Minecraft 教育版中加入生成式 AI 主题的编程「一小时训练」。

  微软与谷歌作为科技巨头的领军者,分别依托自身生态系统,推出了覆盖 K-12 到高等教育的 AI 产品和策略。微软主打 Copilot 助理贯穿办公与教学流程,辅以Azure云服务和战略合作,为教育机构提供从基础架构到应用层的 AI 支持。谷歌则发挥「Classroom」平台和自有大模型 Gemini 的优势,将生成式 AI 无缝嵌入日常教学场景,并利用云端工具惠及师生。两者都聚焦于个性化学习、教师增效和内容自动化等关键场景,但实施路径有所差异:微软倾向于融合到现有工作流并采用商业付费模式,谷歌更强调开放普惠与规模覆盖。

  下游 C 端付费率不及预期风险:经济下行背景下,消费整体较为低迷,若消费者付费意愿降低,可能影响AI 教育商业化落地速度。

  k8凯发官网

  AI 大模型及应用产品迭代不及预期风险:目前 ChatGPT 5 迟迟未发,AI 教育应用更多基于通用大模型展开,通用大模型的产品迭代可能显著影响AI 应用发展进度。

  市场竞争加剧风险:AI 教育公司较多,护城河主要为客户数据、用户资源、课件资源等,诸多AI 产品同质化,可能行业面临竞争加剧,从而影响付费渗透率、收入增速等。

  (原文转载自 东北证券《全球 AI 教育巨头解析,从个性化学习到生态级平台构建---AI 教育深度报告(二)》 2025 年 8 月 14 日)

  第 11 届 WWEC 世界教育者大会即将举办,点击下方图片链接进行报名!

  《 2025 AI 赋能教育行业趋势图谱》纸质版正式上线!点击小程序立即购买⬇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辽宁小伙送外卖结识美籍幼师5个月闪婚:靠“社牛症”俘获妻子芳心,没花一分彩礼,两人从不吵架

  王晶再曝港圈秘事:谢霆锋张柏芝线岁罗志祥近况曝光!去国外开演唱会和粉丝击掌

  海外网友热议IG击败BLG:自从xun离开,BLG其他4人一直都没脑子

  OPPO / vivo / 小米 / 荣耀 / 联想联合推出隐私权限体系